临夏县南塬乡打造特色产品品牌
| 招商动态 |2013-11-04
花椒遍山野,油桃香临夏。这是临夏县南塬乡给我们的影响。也是乡上通过发展富民多元产业,把特色产业向外推介的手段,不仅提高了乡上的知名度,又打出了特色产品品牌。
深秋时节,我们来到南塬乡采访富民多元产业,乡党委书记刘访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,今年全乡花椒、油桃、向日葵、特色养殖业总收入达到2808万元,人均收入达2565元。
南塬乡是一个半平塬半山区的乡,辖11个行政村,10944人,灌区与干旱山地并存。近年来,乡党委、乡政府围绕县委、县政府“摆好三个主战场、打好三个硬仗”的发展思路,坚持“改善设施强后劲、畜牧劳务成支柱,特色林果求突破,管理创新促和谐”的发展理念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农民收入,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。
该乡立足本乡实际,在几个山区村,通过推广顶凌覆膜、秋覆膜、脱毒马铃薯种植等技术,完成双垄沟播旱作农业5150亩;在小寨村集中连片种植向日葵1000亩,亩产达500多斤,亩均收入达2500元,并成立了小寨村黄河源向日葵合作社,解决了向日葵销售路子单一的难题,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,增加了农民收入,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。
为了进一步把特色林果业做大做强,乡上通过引导,建立了江家寨花椒协会和花椒加工厂,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了附加值。并以张河西村为重点,谢家坡、陈黄村为辐射,栽植油桃50000株、苹果25000株,建成张河西村千亩油桃基地和陈黄村500亩新型苹果种植基地;在张河西村建成占地50亩的特色林果业试验示范园,引进苹果、油桃、西梅、梨、李子、核桃等20个新品种,通过基地的试验、示范种植,有效解决了周边地区林果业品种单一、市场退化快以及种植技术滞后的现状。同时,在双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积极引导群众,栽植优质核桃3.85万株,形成新的发展产业。通过发展多元产业,南塬乡正在由“山旱之乡”向“油桃之乡”“苹果之乡”转变。
走进南塬乡金果养殖场,标准的养殖圈舍,装满了小尾寒羊。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,他们今年养3200只羊,年收入200万元,带动周边群众养殖100多户。今年以来,乡上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积极扶持金果养殖场、建国养殖场完成二期扩建工程,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,提高效益,引导致富能人投资100万元,新建占地10亩的蓬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,大力发展暖棚养殖项目,发挥龙头带动作用;并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,鼓励农村妇女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优势,发展家庭养殖,养殖正在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之一。同时,乡上积极为群众开展种植、养殖技术培训,多次邀请技术人员实地开展林果业、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会10次,培训农民技术员600人(次),印发各类科技宣传资料5000多份,让农民们揣着技术经营“家业”。
生活条件好了,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。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,今年乡上多方争取,投资570多万元,集中利用4个月时间,在张河西村水漫滩社组织实施了集住房改造、文化广场修建、村社道路硬化、渠道衬砌、圈舍改造、景观树栽植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项目,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。在文化广场上,几位老年人正在锻炼身体,他们告诉我:以前巷道没有硬化比较脏、也没有活动的场地,现在好了,干净了、漂亮了、闲了还能在广场上休闲一会。乡上负责人告诉我们,今年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,为全乡明年建设新农村起到了示范作用。
南塬乡处于山区和塬区交汇地带,农村道路一直是困扰乡村发展的难题,也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。为此,乡上依托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项目,投资220万元硬化江家寨至小寨5.5公里道路;投资224万元硬化小寨村巷道5.6公里;投资172万元硬化了江家寨至尕塬至张河西4.3公里的道路。投资120多万元改造了江家寨供销社路南分店;投资110万元,高标准新建了占地4.2亩的张王村村委会及文化广场。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村社,犹如一条条银线通到了群众家中,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。(张志强)
